办公桌布摩擦系数对粉尘附着影响实验
一、实验设计原理
摩擦系数-粉尘附着关联机制
表面摩擦系数(μ)直接影响颗粒物接触界面的剪切应力,当μ<0.3时粉尘易滑动脱离,μ>0.5则增强附着稳定性
静电效应对PM2.5的吸附贡献率可达30-40%,需同步测量表面电阻率
关键参数控制
测试速度:(100±10)mm/min模拟日常手臂摩擦动作
接触压力:设定200g/cm²模拟文件堆叠压力
二、实验步骤
1. 桌布摩擦系数测试
设备配置:采用MXD-02摩擦系数仪,符合ISO 8295标准
试样处理:裁取150mm×25mm试样,酒精清洁后恒温恒湿(23℃,50%RH)平衡24小时
数据采集:
静摩擦系数(μs):峰值力与垂直压力比值
动摩擦系数(μk):滑动阶段力均值计算
2. 粉尘附着实验
粉尘模拟:配制ISO 12103-1标准A2细粉尘(中值粒径5μm)
附着方式:
垂直沉降法:距桌面30cm均匀撒布0.5g/m²粉尘
摩擦加载法:用标准摩擦块(500g)往复摩擦20次模拟使用过程
附着量检测:
重量法:十万分之一天平测量附着前后质量差
光学法:激光粉尘传感器实时监测悬浮颗粒浓度变化
三、数据分析模型
变量 检测方法 关联性分析
表面粗糙度Ra 白光干涉仪测量 与μk呈正相关(R²≥0.72)
纤维密度 SEM图像分析 高密度织物粉尘截留量↓40%
静电荷量 静电电位计测量 每增加1kV附着量提升15%
四、质量控制要点
环境控制:维持温度(23±2)℃、湿度(50±5)%RH避免结露影响
样本量:每组至少5个平行样本,数据取均值±标准差
干扰排除:实验前用离子风机消除静电(≤100V)
五、典型数据参考
聚酯桌布:μs=0.42时PM2.5附着量达1.2mg/dm²,较棉质(μs=0.58)降低35%
防静电处理:表面电阻≤10⁹Ω时,粉尘附着量可减少50-6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