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中研检测技术院
  • 首页
  • 机械产品测试
  • 能源检测
    • 矿产检测
    • 油品检测
  • 食品检测
    • 农产品检测
    • 肉制品检测
    • 半成品检测
    • 饲料品检测
  • 化工检测
    • 化工助剂检测
    • 化工原料检测
    • 化工产品检测
  • 科研检测
    • 性能检测
    • 功能检测
    • 植物检测
    • 生物检测
    • 含量检测
    • 电子电气仪器检测
    • 医疗器械医药检测
    • 环境检测
  • 材料检测
    • 建材检测
    • 涂料检测
    • 橡胶检测
    • 塑料检测
    • 金属检测
    • 纺织品检测
    • 木材检测
    • 其他材料检测
    • 高分子材料检测
  • 更多检测
    • 保健品检测
    • 汽车检测
    • 科研服务检测
    • 家具检测
    • 软件检测
    • 家用电器检测
    • 生活用品检测
    • 化妆品检测
    • 仪器校准服务
首页 > 材料检测 > 涂料检测

涂层起泡剥离样检测

作者:小编 更新时间:2025-07-02 点击数:

涂层起泡剥离样检测.png

一、检测目的

通过对涂层起泡剥离样品的系统分析,确定起泡剥离的成因,如基材处理不当、涂层固化不完全、环境腐蚀或机械应力等,为涂层工艺优化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。

二、样品准备

(一)取样要求

在涂层起泡剥离区域及周边正常区域分别取样,取样时使用锋利刀片沿起泡边缘垂直切取,确保样品包含完整的起泡界面、涂层体系及部分基材,样品尺寸不小于 2cm×2cm,避免对样品表面施加额外挤压或拉扯力,防止破坏原始形貌。

(二)样品标记

对每个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记,注明取样位置、涂层类型、施工时间等信息,并记录起泡区域的外观特征,如泡孔大小、分布密度、剥离程度及是否伴随锈蚀等现象。

三、检测流程

(一)外观观察

使用体视显微镜(放大倍数 10-50 倍)观察样品表面,重点记录起泡形态(闭合泡、破裂泡)、泡壁材质(涂层本体或包含基材碎屑)、泡内物质(气体、液体或固体颗粒)及剥离界面的粗糙程度。

例如,某金属基材涂层起泡处可见泡壁为半透明涂层,泡内残留少量黄色液体,剥离后基材表面有锈斑痕迹。

(二)显微结构分析

将样品固定于样品台上,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观察涂层与基材的界面形貌,检测是否存在孔隙、裂纹、污染物残留等缺陷。

如在界面处发现片状氧化物颗粒,可能表明基材前处理未彻底清除氧化层;若涂层内部存在蜂窝状气孔,可能是固化过程中溶剂挥发受阻所致。

(三)成分分析

1. 表面元素检测

采用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仪(EDX)对起泡界面及正常涂层区域进行元素分析,对比两者的元素组成差异。

若起泡处基材表面检测到 Cl、S 等腐蚀性元素,可能提示环境介质渗透导致涂层失效;若涂层中某组分元素含量异常降低,可能与固化反应不完全有关。

2. 有机物分析

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(FTIR)对涂层样品进行扫描,分析涂层聚合物的官能团结构,判断是否存在固化剂配比不足、树脂降解等问题。

例如,某环氧涂层起泡样品的 FTIR 图谱中,羟基(-OH)吸收峰强度明显高于正常样品,表明涂层可能未完全交联。

(四)附着力测试

在样品未起泡的边缘区域,采用划格法(使用 1mm 间距划刀)或拉开法(附着力测试仪,加载速率 5mm/min)检测涂层附着力。

若实测附着力值低于标准值(如 ISO 2409 规定的 2 级以下),结合界面显微观察,可判断附着力不足是否为起泡剥离的主因。

(五)环境模拟验证

选取与样品同批次的涂层试板,分别进行以下加速试验:

湿热试验:置于温度 80℃、湿度 95% RH 的环境箱中 72 小时,观察是否重现起泡现象,验证潮湿环境的影响。

盐雾试验:按照 GB/T 10125 标准,在 5% NaCl 溶液喷雾条件下测试 200 小时,观察涂层是否出现起泡剥离。

温度循环试验:在 - 20℃至 80℃之间循环 10 次,每次循环 2 小时,检测热应力对涂层的影响。

四、结果分析

(一)成因判定

结合各项检测结果综合分析:

若外观观察到泡内有锈蚀物,EDX 检测到 Fe 元素异常,且基材界面存在氧化皮残留,可判定为基材前处理不彻底导致的锈蚀起泡。

若 SEM 观察到涂层内部大量气泡,FTIR 显示未反应的异氰酸酯基团,且附着力测试值偏低,可能是涂料施工时环境湿度高,导致固化反应异常。

若盐雾试验后试板重现起泡,且起泡位置与样品一致,表明涂层耐蚀性不足,环境介质渗透是主因。

(二)数据记录

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各检测步骤的现象与数据,例如:

“SEM 观察显示,起泡界面处基材表面存在 2-5μm 厚的氧化物层,涂层与基材间可见宽度 1-3μm 的缝隙;EDX 分析表明,缝隙内 Cl 元素含量为 0.8%(质量分数),显著高于正常区域的 0.1%;划格试验结果为 3 级,低于标准要求的 1 级。”

五、改进建议

(一)工艺优化

针对基材处理问题:增加喷砂除锈等级至 Sa2.5 级,施工前用丙酮擦拭去除油污,确保表面清洁度。

针对固化不良问题: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湿度(≤85% RH),调整固化剂配比(如环氧体系中固化剂用量增加 5-10%),延长固化时间至完全交联。

(二)材料改进

若耐蚀性不足,可更换为高交联密度的氟碳涂层或增加锌粉底漆,提高涂层屏障作用。

对湿热敏感的体系,可添加疏水剂或选用耐水解树脂,增强涂层环境适应性。

(三)质量控制

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膜厚检测(湿膜厚度控制 ±5%),确保涂层均匀性。

对关键部件进行附着力在线检测,每 100㎡抽检 1 处,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。

六、检测报告

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:

样品信息(编号、基材、涂层体系、施工时间)

检测项目及方法(含仪器型号、标准依据)

检测结果(文字描述 + 典型显微照片)

成因分析与结论

改进建议与预防措施

通过上述检测流程,可系统排查涂层起泡剥离的根源,为工程实践中的涂层失效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。

若需对特定检测步骤进行深入探讨或调整检测方案,可进一步沟通细化。

以上检测流程从多维度分析涂层起泡剥离问题。

你可提供具体样品背景(如基材类型、涂层材质等),我能针对性调整检测重点,或补充特殊环境下的检测项目(如海洋大气、化工介质等场景)。

Tag: 涂层起泡剥离样检测 检测机构 第三方检测 实验分析 材料检测 涂料检测
上一篇:家具地板涂料检测
下一篇:没有了
返回列表

随便看看

  • 皮革涂层附着力测试
  • 防伪印刷检测
  • 家具地板涂料检测
  • 涂层起泡剥离样检测
  • 强荧光渗漏检测
  • 聚合物防水涂料检测

推荐

草莓检测

草莓检测

豆制品检测

豆制品检测

  • 机械产品测试

  • 能源检测

    • 矿产检测
    • 油品检测
  • 食品检测

    • 农产品检测
    • 肉制品检测
    • 半成品检测
    • 饲料品检测
  • 化工检测

    • 化工助剂检测
    • 化工原料检测
    • 化工产品检测
  • 北京市海淀区永澄北路2号院1号楼1层

    400-010-6678

    zhongyan@admin.com

  • 关注我们

Copyright © 2014-2026 中研检测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02151号-4
Tag标签  SiteMap